环球关注:烧碱的产业格局(内贸和外贸)
(相关资料图)
内贸格局
国内烧碱主产区和主销区并不完全一致,需要通过贸易调节。如图8所示,华北的山东及西北四省-陕蒙宁疆是主要的烧碱净流出地区,华北的山西、河北及华南的两广、贵州是主要的净流入地区。值得注意的是,山东省同时是国内最大的产、销区域,且供过于求,为净流出地。西部地区烧碱下游总体发展薄弱,当地大多液碱需加工成固态碱远距离外销,故也以调出为主。如图9、图10所示,整体而言,中国烧碱的内贸呈现“由西向东、由北向南”的格局。
对外贸易
在对外贸易方面,中国一直是烧碱的净出口国。2011-2014年,我国烧碱出口数量基本稳定在200万吨左右;2015年,国内供给侧改革及环保趋紧导致总供给明显下降,出口相应显著萎缩;2016-2018年为国内烧碱景气周期,内贸价格持续上涨引致出口企业更多关注国内市场,出口量逐年下降,及至2019年降至114.74万吨;2020-2021年,出口重又活跃起来。相较于出口而言,我国进口烧碱量明显较少,通常在5万吨/年以下。2021年进口量为5.47万吨,已属历史相对高位。
随着国内产量的稳步抬升和出口不断的萎缩,出口与产量比值也由2011年的8.76%递减至2021年不足4%的比例。
X 关闭
X 关闭